报告题目:“学数学最需要勇气,老师给足了学生底气”——谈研究生培养及数学研究
报告人:杨大春 教授(北京师范大学)
报告时间:2025年7月5日 (周六) 16:00-18:00
报告地点:数理楼224室
报告摘要:在此报告中,杨大春教授将结合自己从事基础数学“调和分析及其应用”三十余年的经历,和大家分享在研究生培养和数学研究方面的心得与体会。
个人简介:杨大春教授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共中央统战部联系的党外专家,第八届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数理学部委员和北京师范大学第八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在教学方面,杨大春教授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坚持本科教学,于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并于2020年获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届“四有”好老师金质奖章荣誉称号。与袁文合作出版21世纪高等学校研究生教材《泛函分析选讲》。杨大春教授目前(至2025年6月底) (合作)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包括博士27人、硕士26人,其中已有14人在国内外知名高校担任教授(含美国高校2人),12人在国内知名高校担任副教授,7人担任讲师。并有1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3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1人入选第五批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在科研方面,杨大春教授主要从事基础数学调和分析特别是函数空间实变理论及其应用方面的工作,在欧氏空间和度量测度空间等底空间上的各种函数空间实变理论获得了一系列优秀成果,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并入选“新世纪优 秀人才支持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被北京师范大学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目前是教育部和科技部“基础数学调和分析及其应用创新引智基地”项目负责人,同时是国家基金委调和分析方向重点项目主持人。杨大春教授于 1999 年获"国际分析、计算及其应用协会”第二届大会"数学杰出研究成就奖”,2000年及2005年获德国Humiboldt(洪堡)基金,2003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5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连续入选科睿唯安公布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录(2016-2019)及爱思唯尔(EIsevier)所发布年度中国高被引学者"数学”榜单(2014-2024)。与国内外专家合作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的论文和专著。这些成果受到用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引用和好评。同时,杨大春教授目前担任15个国内外著名数学杂志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