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海洋工程圆柱结构涡激振动的预报方法
主讲人:徐万海教授(天津大学)
报告邀请人:孙怡东教授
报告时间:2022年9月24日下午13:50-14:35
报告地点:腾讯会议505447629
会议链接:https://meeting.tencent.com/dm/F6h4JyIljbC2
报告摘要:海洋立管和海底管道等细长圆柱结构是深海油气工程中的关键装备,易受涡激振动影响,成为深海油气开发系统中最薄弱易损的构件之一。现阶段,CFD方法在处理圆柱结构涡激振动问题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深海环境十分复杂,Re数一般在105量级,同时立管的长径比经常会大于1000,这对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要求相当高,CFD方法还无法满足这方面的要求。经验模型的方法通常是在已知物理机理上提出的,具有某些近似和经验性质的描述,其计算简洁,在有效的使用范围内可以得到与实验相当的定量结果,该方法已广泛的应用于海洋工程实际。报告人修正了加速度耦合尾流振子模型,弥补了原振子模型仅能定性、不能定量预报圆柱结构涡激振动的缺点,并提出了纯顺流向涡激振动预报模型,分析了海底单跨悬空管道纯顺流向涡激振动特性,重点讨论了跨长、轴向力、内流等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完善了涡激振动的理论体系。开展的海洋工程圆柱结构涡激振动相关研究工作,对保证海洋管道服役期间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个人简历:徐万海,天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教授/博导,长期从事海洋工程结构安全防控、海洋可再生能源、深海矿产资源开发等相关领域研究,荣获中国发明协会一等奖1 项(2021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2020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 项(2018 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2017年)、海洋工程科学技术二等奖 1 项(2020年)。2019年获天津大学“北洋青年学者”荣誉称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 项(重点项目 1 项、面上项目 3 项、青年项目 1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2 项(面上项目 1 项和青年项目 1 项),其他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攻关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20篇,其中通讯/第一作者的高水平 SCI 论文 68 篇,EI 论文 22 篇,2 篇论文为 ESI 高被引,授权发明专利 21 项(其中第一发明人 17 项),获得软件著作权 1 项,编写专著 1 部。